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平澜沂鉴 > 正文
平澜沂鉴|传承沂蒙精神 凝聚前行力量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20日 点击次数:
【文字大小:

8月15日,朋友圈被“80年前的今天,日本投降”等相关话题刷屏。1945年8月15日,《大公报》使用了前所未有的超大字号发布这力透纸背的5个字“日本投降矣”,号外一经发出就被民众抢购一空,人们奔走相告,万人空巷。

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,用自己的奋斗、担当、奉献甚至牺牲奋起抗争14载,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,这背后是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。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,同样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,沂蒙六姐妹、沂蒙母亲、沂蒙红嫂的事迹无不感染着后人,他们生动诠释着沂蒙精神。

传承沂蒙精神,要听党指挥、坚信不移、紧跟党走、坚定不移。党一声令下,五十万沂蒙父老乡亲奔赴前线,披星戴月奋勇支前,千辛万苦为党分忧,用小车推出了革命胜利,用小车推出了新中国诞生。沂蒙精神实质是对党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的生动诠释,是我们党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初心使命的鲜活体现。

传承沂蒙精神,要牺牲自我、顾全大局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。“最后一碗米,用来做军粮;最后一块布,拿来做军装;最后一个儿郎,送他上战场”,生动诠释了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。革命战争年代党政军民之间以心换心、同向同行的双向奔赴。一方面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奋不顾身投入革命洪流,无数先烈忠魂长眠于沂蒙热土;另一方面正是他们不懈奋斗的为民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,赢得了人民的衷心爱戴,转化为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。

传承沂蒙精神,要以人为本、人民至上、依靠人民、为了人民。革命战争年代,党组织深深扎根于沂蒙大地,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的热血抛洒在蒙山沂水上,无数革命英烈的忠魂长眠在沂蒙大地中。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是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,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党群干群军民一体共生、不可分割的关系状态,是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、同甘苦共生死的生动展现。

历史川流不息,精神代代相传。在临沂,沂蒙精神是城市发展之魂,是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,是初心,更是走向未来的底气。让沂蒙烽火中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,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老区发展的新篇章,凝聚成奋勇向前的前行力量。(徐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