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瞰新区 > 正文
临沂沂河新区:外贸进出口总额蝉联月榜“七连冠”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03日 点击次数:
【文字大小:

临沂沂河新区经济的韧性,在外贸数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:据临沂海关统计,今年1-7月,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3.6亿元,连续7个月稳居临沂市首位,同比增长8.9%,其中出口为258.3亿元,同样排名第一

盛夏时节,临沂沂河新区综合保税区内,一批出口的山东临工挖掘机正在专业工人的操作下被拆分装柜。“过去要转运到青岛拆装再出口,现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所有流程,大幅节省了物流和时间成本。”临沂海关综保区综合业务科科长王新伟说,山东临工整机设备保税物流项目运营仅一个半月,已有1.7亿元临工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。

这仅是新区外贸活力的一个缩影。“今年以来,新区新增开展外贸业务意向企业200多家,其中70余家已具备开展业务条件。”临沂沂河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管理科科长彭程说,新区的外贸生力军正持续扩容,体现出企业主动突破“舒适区”、进军国际市场的决心。

今年6月的昆士兰农业机械展览会上,临工三款微型挖掘机因适应性强、维护简便的特点获当地农业、建筑业人士及采购商青睐。这意味着,从临沂沂河新区出发的,不再是简单的“中国制造”,而是更具含金量的“中国品牌”与“中国创造”。这背后,是临沂沂河新区扎实稳固的制造业根基在托底,更是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为产品注入高附加值的必然结果。

新区企业出海模式,也从单一的产品出口,升级为“海外建厂、设立贸易公司、建设海外仓”等深度国际化运营。山东临工在印尼、迪拜的海外仓,不仅降低物流成本,还能快速响应当地售后需求;远通集团搭建的临沂市首个二手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,正在加速形成出口集聚区。

“以前是‘产品出海’,现在是‘生态出海’,从生产到售后的全链条服务,让企业在海外更有竞争力。”临沂沂河新区投资促进局对外贸易科科长孙斌表示,跨境电商、保税政策、海外仓等新模式加快落地,为新区外贸孕育了强劲动能。今年以来,综保区保税业务额达8亿元,同比增长40%。“保税加工+物流”的组合拳,让这里成为企业“降本增效”的优选地。

外贸的持续增长,离不开政府的“隐形护航”。“原以为办手续要跑多个部门,没想到两天就全办完了!”临沂瑞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永峰的感慨,道出了新区跨境贸易“一件事”改革的实效。这家7月刚注册的企业,8月初急需办理出口手续,通过跨境贸易“一件事”服务,企业当天就完成了一般贸易准营手续办理,顺利抓住订单窗口期。

“以前,企业要在多个平台间反复切换。以跨境电商准营手续办理场景为例,企业要准备13项材料,办完业务最快也得5天。”临沂沂河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彭程介绍:“改革后,4张表单整合为1张申请表,办理时间从5天压缩至2天。”

服务不止于“快”,更在于“准”。针对321家规上实体企业,新区投资促进局正逐户走访,梳理有外贸需求和潜力的企业清单,提供定制化指导;借助“临品出海,沂企远航”计划,今年以来,33家企业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获9.54亿元意向订单,62家企业在广交会上拿下81个展位。

从企业“主动出击”到政府“精准滴灌”,再到平台“生态赋能”,临沂沂河新区多方协同、开放创新,共同托举起这份沉甸甸的“经济答卷”。(李璐 张纪珍 姚文君)  来源:人民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