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区要闻 > 正文
“百千工程”成就向往的生活——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区实践
发布时间:2023年11月10日 点击次数:
【文字大小:


“原来这个地方是一片柴火堆、粪堆,老百姓路过这里都捂着鼻子走。”说起现在村里的环境,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王贺城村村民刘雪芹不禁感叹变化之大。曾经脏乱差的杂物堆,如今被改建成了干净美观的桑蚕休闲广场,村民闲暇时都会到这里休闲游玩。


梅家埠街道王贺城村是沂河新区“百千工程”实施村居。得益于“百千工程”,这里的环境卫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新建了休闲广场、林下公园,打造了怀旧街、桑蚕园,“百千工程”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。

王贺城村是沂河新区“百千工程”实施的34个村居之一。今年全市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作实施以来,沂河新区将白沙埠镇、梅家埠街道、朝阳街道3个镇街的34个村居纳入实施范围,总投资4600余万元。按照“集中连片、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”的原则,统筹推进项目建设,力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规划广听民声,深入人心。在“百千工程”的实施过程中,沂河新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。在规划设计阶段,充分动员群众1200余人次建言献策,征求意见建议160余条,修改施工细节200余处,展现在道路提升、绿化亮化、排水供水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个方面,真正让群众的“想法”成为村庄的“变化”。

管护多措并举,注重长效。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,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维护村庄环境工作中去。结合“爱心超市”的创建,以参与道路清扫、垃圾清运、绿化补植等具体行动换取“积分”,以“积分”兑换得到一些米、面、油等生活和日常用品。实施“最美街巷”“最美庭院”评比,获评的村民给予垃圾袋等物质奖励。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、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,形成了“街街设擂台,巷巷搞评比,家家都参与,户户齐竞评”的良好氛围。

产业融合发展,筑牢根基。特色产业良好发展,群众的“生产品质”得到提升。在白沙埠镇钓鱼台、诸葛城等村庄,洋葱产业年产值过亿元,苗庄、后城西等村庄黄桃、桂花特色产业年产值超5000万元。梅家埠街道王贺城村在传统桑蚕养殖基础上,探索建设桑葚采摘、加工、农文旅融合。醋庄前村改造提升葡萄保温棚8500平方米,提升改造葡萄文化科普馆、葡萄园会客厅约120平方米,为集体增收超8万元。

民生持续改善,凸显厚度。通过“百千工程”的实施,全域美化、绿化、亮化得到有效提升。全面清理主次干道沿线、村庄周边、村内巷道、房前屋后、河道沟渠的垃圾杂物120余吨,彻底整治村庄棚圈乱搭、广告乱贴等农村环境卫生“十乱”顽疾2000余处,主次干道整洁畅通,农户庭院干净整洁,环境卫生治理有序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;新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60余处,完善农村供水36处,安装路灯700余盏,打造“微景观”“口袋公园”“公共绿地”62处,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生活;先后组织村级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,召开党群联席座谈会30余次,村民主动建言献策,主动参与治理,自觉维护环境,村民自治的“气质”展现在了每条街巷。

“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,我们将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。”沂河新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高尚说,“接下来会把‘百千工程’作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现实着力点,聚焦群众所盼、发展所需,聚力农民增收、产业振兴,全面推进、走深走实,为临沂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、沂蒙好例贡献新区力量。”

来源:人民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