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以来,沂河新区安委会办公室针对功能区安全生产特点,根据“大部制、扁平化”改革工作需要,努力克服功能区安全管理人员力量薄弱、监管职责职能不对等的短板弱项,持续探索新形势下功能区安全监管新思路,不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,创新监管手段,强化各级安全责任落实,守稳守牢了安全生产底线。
“全覆盖监管”,着力消除安全监管工作责任盲区。今年以来,针对全省功能区安全事故多发高发的现实情况,省政府安委会对全省功能区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,要求各地功能区因地制宜,科学谋划机制明确属地管理责任,确保一区域内只有1个责任主体,全力破解属地管理责任虚化弱化、责任边界不清晰等共性问题。
“全过程监管”,着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机制标准化。为提升全区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水平,沂河新区将近期开展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拉出任务清单,参照危险作业、外包外租、全员培训教育、应急预案和演练、重点制度措施落实等5类重点工作任务,结合全要素评价和企业标准化建设,将重点工作内容全部清单化,按照《沂河新区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价公示制度》,将全区规上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分为1-5星级别,逐个检查打分、综合评价。
“全链条述职”,着力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。通过梳理近几年的安全监管情况和安监执法案例发现,企业主要负责人思想认识不到位,企业安全责任不明确、机制制度不健全、日常管理不严格、安全基础不牢固等现象较为普遍,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,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成为一个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“全周期服务”,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近期沂河新区全面启动了2023年度驻企蹲点工作,从全区抽调10名优秀干部职工,驻守5家危化品企业,驻企工作人员在驻企期间全面掌握企业生产产品、工艺、原料等情况,坚持每天三检,及时发现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,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。各驻企工作组在企业的24小时值守,实现了从原材物料进场到产品出库,从各岗位日常管理到各项安全制度落实,从普通员工遵章操作到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责的“全周期服务”,切实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