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引 号: | jingkaiquajj/2025-0000002 | 公开目录: | 年度计划 |
发布机构: | 沂河新区应急管理局 | 发布日期: | 2025-02-28 |
应急管理局
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
一、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坚守政治信仰,理论基础不断夯实。2024年度共开展党性教育2次,主题党日12次,安全生产业务培训5次,支部书记上党课4次,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1次,常态化学习40余次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定期排查重大舆情事件、热点敏感问题,2024年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2次、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领域舆情风险8条。
(二)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,做好组织人事工作。严格按照全区党工委组织部工作安排,组织开展晋升四级高管1名、二级主管1名、四级主管3名、一级主办2名,进一步提拔使用五级管理岗位人员2名、六级管理岗位人员5名。全年新发展党员1名,充实党内新鲜血液。
(三)创新工作亮点,着力破解顽瘴痼疾。一是创新开展“全链条述职”。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责不到位的问题,延伸述职链条,新增现场质询、媒体跟踪、差评警示三个环节,倒逼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责尽责,相关工作被张宝亮市长点名表扬并要求在全市推广;二是创新实行“重点企业包保”。针对高危企业安全监管难的问题,开展领导干部包保和“两人一企”驻企蹲点活动,现场督促企业重点部位、岗位、人员安全措施落实。三是创新实施“清单化赋能”。针对中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弱的问题,分行业领域形成年度工作清单,由企业照单履职,进一步夯实全区安全生产基础。
(四)紧盯重点工作,持续推进治本攻坚。一是深入开展“八大行动”。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行动,开展987次涉及7.6万人;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,开展宣贯3233次涉及24.3万人;安全科技支撑和治理行动,安装监测预警系统65家,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1万余套,检查电梯1970台;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行动,开展技能培训5086次涉及19万人,复核培训机构资质11家,排查持证作业人员1839人,开展应急逃生演练企业1326家涉及14.5万人,新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27支;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,创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90家;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,帮扶指导高危领域企业496家,基层执法人员能力培训342次涉及2375人;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,宣传受众275.8万人次;在市、县级媒体播放安全栏目274次,曝光突出问题2611个;保障措施工作情况,党工委、管委会负责同志专题研究48次,治本攻坚政府部门与企业投入合计2919.4万元。二是科学制定执法检查计划,高标准开展执法检查。根据执法检查计划,年初至今共检查企业171家次,发现问题隐患共1807项,重大隐患23项;不予处罚轻微违法行为12家次,减免金额30.75万元;办理行刑衔接案件1起;上报典型案例18件。
(六)夯实基层基础,提高防减救灾能力。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。科学制定区级应急预案,实施年度演练计划,切实提高实战化水平。整合水防指、城防指、应急指挥中心三个平台集中值守,建立综合性值班调度平台。二是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。截至目前,全区储备防汛抗旱类、救灾物资类共计30类,数量16万余件,分别为编织袋15.2万条、铁锨1064把、救生衣643件、砂石料201万m³、桩木160m³、L型防洪挡水板80个、排涝设备24台、排水车1辆、橡皮舟6支、冲锋舟2艘等防汛物资。三是扎实做好应急值班值守。重要节假日“三三”制备勤,执行“带班领导+值班长+值班人员+处突人员”值班制度,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;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明确紧急突发事件上报程序的通知》,确保关键时刻信息、数据报送及时准确。四是强化应急系统无人机等突发事件“可视化”设备、装备操作能力。在全市组织的“2024年无人机操控员实战技能比武竞赛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演练”活动上取得了团体三等奖的优异成绩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
(一)履行“一岗双责”不力。有的班子成员落实“一岗双责”力度不到位,更多精力用于业务,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不上心、不用心,对于分管干部思想动态了解不及时,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安排,简单提要求较多,工作部署存在“重有形、轻有效”的倾向;对于日常党建工作的关注时紧时松,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和一抓到底的狠劲;对于苗头性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,抓早抓小执行不到位;对于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,关注不多、思考太少,还缺少有力有效的工作抓手。比如,局领导班子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工作上沟通交流少,研究讨论少,制定的具体措施少,缺乏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深耕。
(二)勇于担当的劲头不足。有的班子成员思想不开放,一些工作缺乏开拓性,推进工作时大胆改革创新的举措和办法不多,有时乐于摘“低垂的果子”,不愿意接“难啃的骨头”,面对机遇挑战,缺少大无畏的斗争精神,知重负重的精气神不足,遇到负责问题和矛盾时,并未充分展现出党员应有的模范担当作用,仍然存在畏难情绪,有求稳怕乱、安于现状的思想,缺乏敢于担当、直面问题、动真碰硬的精神。比如,在破解新区安全生产监管难题时,往往首先强调上级工作部署和现实困难,原创性的办法还不多、成效还不明显。
(三)安全生产管理力量不够强。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、经营企业数量较多,安全监管任务繁重;同时新区作为新设立的省级功能区,实行“扁平化”“大部制”管理,对比普通县区人员力量薄弱,专业技能人员储备不足。
三、2025年工作计划
(一)压实安全生产责任,构建齐抓共管治理格局。强化通报约谈、挂牌督办、督查评估等措施,推动有关行业部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厘清各领域安全监管职责,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治理格局。继续深入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述职、“清单化赋能”等工作,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
(二)持续开展治本攻坚,动态消除各类风险隐患。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构建全链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责任体系。发挥安委办职能作用,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持续深化危化、交通运输、消防、城镇燃气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。
(三)健全完善法治体系,持续整治执法“宽松软虚”。推进许可事项全程网上办理,减少企业提交许可申请材料数量10%以上,特种作业人员许可实现“即审即批”。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技能比武,全面提升基层安全生产领域执法能力。保持“打非治违”高压态势,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,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。
(四)聚焦防灾减灾救灾,持续抓好自然灾害防治。强化防减救灾委员会日常运转,开展减灾救灾宣传不少于6次,6月中旬拟对全区灾害信息员进行专题培训。再完成2500人转移安置的物资储备任务,实现全区5000人转移安置的物资储备能力;进一步完善防汛防火等配套物资,建立健全基层物资库管理制度,确保关键时期调得出、取得快、用得上。
(五)夯实安全基层基础,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深化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建设,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。鼓励干部职工参加注安师考试,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,充分发挥专家督导检查、决策咨询、课题研究、建言献策等作用。开展好“全国防灾减灾日”“安全生产月”“国际减灾日”等宣传活动,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