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平澜沂鉴 > 正文
平澜沂鉴|农村基层干部的紧箍咒、护身符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3日 点击次数:
【文字大小: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》,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农村基层的关键部署,彰显了党中央对农村基层治理的高度重视,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。

《规定》从国家层面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、向群众身边延伸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。其颁布实施,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、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规范、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重要举措。

《规定》为约束农村基层干部权力套牢“紧箍咒”。一直以来,农村“蝇贪蚁腐”现象频发,部分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补贴、低价处置集体资产、在项目建设中吃拿卡要、利用职权优亲厚友等等时有发生,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,侵蚀了党在农村的公信力,危害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。《规定》以负面清单形式,明确列出在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、乡村建设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禁止性行为,为农村基层干部划定了清晰的行为红线、底线,从制度层面有效遏制“微腐败”滋生,确保每一项政策、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惠及群众。

《规定》为保护农村基层干部权益穿上“护身符”。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,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、责任大,面临诸多诱惑与风险。《规定》明确行为规范,让干部清楚如何正确用权,避免因无知或侥幸犯错。同时,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,给予澄清保护,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,轻装上阵。对轻微违纪干部,通过批评教育、谈话提醒等方式,帮助其及时改正错误,体现组织的关心关怀、爱护与激励,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

完善的监督机制是《规定》有效实施的保障。《规定》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监督体系,整合各级党委、纪检监察机关、审计机关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力量,形成强大监督合力。强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发挥村务监督机构作用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鼓励群众参与监督,拓宽监督渠道,使农村基层干部行为时刻处于监督之下,确保《规定》落地生根,真正发挥作用。

欲粟者务时,欲治者因势。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》的出台正当其时。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,加强宣传教育,强化监督检查,确保《规定》有效实施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以《规定》为镜鉴,认真学习、自觉遵守,始终坚守初心使命,以廉洁奉公、勤勉为民的实际行动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。(王伟勋)